|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Whenever you search in PBworks or on the Web, Dokkio Sidebar (from the makers of PBworks) will run the same search in your Drive, Dropbox, OneDrive, Gmail, Slack, and browsed web pages. Now you can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herever it lives.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sahanatw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Hsiaojan 13 years, 2 months ago

Sahana資訊救災平台在大型災難中之可能應用方式

--參加「921.512.88 災後重建工作研討會」有感

 

By Hsiaojan Liu

 

3月23日參與由紅十字會主辦的「921.512.88 災後重建工作研討會」,對於一個在十多年前曾經從事社會工作數年,後來轉戰網路資訊服務業的我而言,有相當多的感動與感觸。首先,我要謝謝「八八水災營區安置經驗分享」的幾位主談人,你們的報告內容與經驗分享,讓我重新感受到社會工作助人者內在最重要的價值,而你們日以繼夜地與災民共處,為他們設計的活動與生活的安排,都讓一個曾經是社會工作逃兵的我非常感動。

 

過去十年,台灣的網路也有非常蓬勃的發展,從只是學術機構的運用,到生活各層面都已經與網路相關。曾經身為社工員的我,也不得不好奇,社工界這幾年的發展,與資訊網路有什麼樣的關聯發生呢?當然,有些我相信是一定已經是現在式了,例如:社工員不再需要用紙筆寫個案記錄,轉介個案時應該也不需要再將個案記錄影印裝訂後送出、要找一個個案記錄得在檔案櫃裡依照生日、姓名筆畫、或個案編號尋找......,然而,科技可以帶給助人專業的應該不只是這些而已。

 

在聽完「八八水災營區安置經驗分享」,我想提出幾點資訊科技可以協助的地方,供各位參考:

  • 政府訊息單一發佈管道

      在經驗分享中,幾位社工員都提到災民對於重建訊息相當關心,但訊息很多卻又都不確定,社工員在忙於照顧災民生活之餘,如果還得花時間確認來自政府的 訊  息,將會是一沈重負擔。如果在不同安置地點的社工員都做同樣的事情,那又是一種人力重複浪費的情況。

      ★ 如果有一個政府訊息發佈平台,透過聯盟與政府窗口協調,將與災民相關的最新訊息發佈到該平台,或是由聯盟指派專人收集並確認訊息後貼到該平台上。社工員定期將該平台上的訊息列印下來貼在安置區公佈欄,或是再轉貼至安置區的刊物,相信對災民與社工員都有相當程度的助益。 而該平台也可開設權限給社工員,讓社工員能反餽災民的問題,再由政府相關單位提供相關訊息。

 

  • 災民資料建檔與會談處遇記錄彙整

       災民逃出來的時候通常都非常倉皇,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攜帶身份證件。但災民的相關資料卻是後續安置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依據,例如某一位社工員提到同一村的災民被安置在不同的營區,這對於災民要共同討論重建相關事宜不甚妥當。 

     ★如果能在緊急收容的第一時間,就透過 網路的平台將災民的各人資料建檔,並且以某一種分類方式(例如:同一個村)群組化。這些「結構化」的資料在網路端只有一份,不會發生資料重複或多版的問題。這些結構化的資料,不僅是第一線社工員在處遇時重要的基礎資料,如果後續要轉介災民也只需要將該些資料複製並且匯入轉介單位的系統中即可。而不論在那個階段的助人專業均可在災民個人資料下記錄其處遇相關訊息,協助後續介入的其他助人者瞭解前情提要。

 

  • 需求物資申請與媒合

       「民眾捐助的物資是否符合災民的需求?」在八八水災相關的研討會中曾多次被提出來討論,平台伙伴也經提出「資源媒合平台」的需求。災民很難獨自發聲表達自己的需求,而民眾在當下的愛心相關單位也難以拒絕,然而這卻造成資源錯置與浪費。

      ★如果有一個資源需求、庫存與媒合平台將會使資源發揮更大的功能,也省卻很多資源確認、調度的人力與時間消耗。資源需求、庫存與媒合平台,可以讓安置單位或災區行政首頁提出資源需求,也可記錄儲存各界捐贈物資的各項資料,由專責的人在網路平台上將需求與現有資源進行媒合與運送事宜安排。而對於未能滿足的需求,則可開放外借瀏覽,社會人士將可針對尚缺的物資進行捐贈,這樣將可大幅減低資源錯置與浪費的情況。

 

      或許有些人已經知道,有一個現成的免費平台-Sahana 已經可以滿足上述八成以上的需求,而且還有其他功能等待我們去發掘可以運用的層面與方式,不僅僅是在災難發生時,就算是在NPOs平日的運作也是可用的資源之一。Sahana在海地與智利地震中已經被廣泛的運用,且大大發揮「資訊救災」的功能,並且獲得災民與各國救難組織的正面迴響。更詳細的介紹請見Shahana平台功能說明

 

    Sahana台灣這個平台目前由中研院資創中心規劃營運,除了將Sahana資訊救災平台中文化以外,並透過收集有實際救災經驗 的NPO組織之想法,修改該平台之功能,使期能更符合台灣本地的需求。如果妳有興趣瞭解更多,請加入Twitter for SahanaTW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